其他

盘点联合国气候大会 | 结果波澜不惊 压力留给波兰

2017-11-21 周锐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

第二十三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3)于11月18日清晨闭幕,比预期闭幕时间推迟一天。经过各方艰苦谈判,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为《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如期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次大会通过了名为“斐济实施动力”的一系列成果,就《巴黎协定》实施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形成了平衡的谈判案文,进一步明确了2018年促进性对话的组织方式,通过了加速2020年前气候行动的一系列安排。


从在非常时期凝聚各方共识,继续推进全球应对气候进程的角度来看,作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的首届气候大会,波恩可谓是顺利完成任务。


但作为专注于“做加法”的会议,波恩谈判成果更多的是意见的汇聚,而非共识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做减法”的压力就被留给了2018年的波兰。更为关键的是,相比于今年的“波恩主场作战”+“小岛国道德高点”的双重利好,波兰可不是一个太靠谱的东道主。

“补时”5小时闭幕


经过两周密集磋商,波恩气候大会“出人意料”的于18日凌晨五时许在德国波恩闭幕。


11月18日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会议现场。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 摄


相对于加时“24小时起步、36小时常态,48小时不封顶”的气候大会来说,5个小时的“补时”的确令人意外。但在很多与会人士看来,更出人意料之处在于今年的波恩居然也不能按时闭幕。


根据气候谈判当下的进度表,各方需要到2018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奠定基础。这导致2017年的波恩和2018年的波兰这两次气候大会被捆绑成一个整体。


在这种情况下,“做加法汇聚意见+做减法凝聚共识”这一原本需要在一次气候变化大会中实现的模式转换被“延长”至两次气候变化大会共同完成。


这意味着,在波恩,代表们不需要就完成最终版本的《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而展开激烈博弈,只需要拿出一个长长的、囊括各种诉求的、充满括号的实施细则草案,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即便是这样,波恩依旧加时,会议的进程也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甚至连最简单的谈判重心是什么都难以达成共识。


在现有的气候秩序下,发达国家承担绝对量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和提供资金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则是根据自身能力作出相应贡献;而由《巴黎协定》规划的2020年后的气候秩序则倾向于所有参与方都自主的提出减排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倾向于用“全新开始”的视角来诠释“2020节点”,他们要求“促进行动”主要关注各国2020年后的目标是否足够有雄心。


但发展中国家并不接受“有了新开始,就可以不管老欠账”的逻辑。他们强调,促进行动主要关注2020年的承诺是否兑现。


发展中国家们说,各国围绕着新的协定能达成互信的基础,就是已有的协定能够得到执行,否则谁知道《巴黎协定》未来会不会成为又一根被发达国家这个狗熊掰下来然后又丢掉的棒子。


11月18日,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中右)出席闭幕会议。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 摄


波恩最终的谈判结果,是发达国家未能如愿把2020年前的义务一笔勾销。但是据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透露,大会确定了促进性对话方式,将2020年前气候行动列入未来谈判议程的重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展现出“空前的团结”。


资金议题“特别难谈


发达国家之所以如此急迫的着眼于2020年后,并抹去其2020年前所应该兑现的承诺,是因为欠账实在是太多。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之所以能一举成为全球性议题,并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做出的资金承诺:到2020年,每年提供一千亿美元的气候资金。


八年间,这些钱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发达国家提出的“快速启动资金”被嘲讽为“既不快速也还没有启动”;随后的绿色气候基金也被嘲讽为“把奔跑的马设计成了一个骆驼”。虽然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召开发布会宣称自己兑现了承诺,但事实证明,他们在发布会列举的所谓已兑现的气候资金只不过是给一些已有资金贴上新标签的“老瓶装新酒”的把戏。


2020年眼看就要到了,但资金问题在波恩气候大会上依旧是老大难。有参与谈判的人士透露,这次大会资金议题“特别难谈”,因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面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带来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希望“蛋糕”越大越好;其他发达国家也不愿意为美国“接盘”,填补资金缺口。


而谈判最后的焦点也依然主要是资金问题。解振华表示,资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比较难达成一致的问题,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还是做出了一些安排。

  

中国应对举措受称赞


波恩气候大会期间,虽然来自美国地方政府、企业界和大学的人士在会场外用几个篷搭起了“美国馆”,并打出“我们还在”“美国的承诺”等横幅。但美国政府代表团成员数量骤减以及美国影响力的缺失已经你是不争的事实。


当“中美共舞”这一《巴黎协定》的重要驱动力不复存在,中国扮演的角色就格外抢眼。


在此次波恩气候大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举措受到称赞。在一如既往的斡旋各方,为推动会议达成协议而努力的同时,中国此番展现了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通过推出“搭桥方案”,在谈判面临僵局的情况下,寻找最大公约数,推动谈判破题。


从结果来看,波恩气候大会算是顺利完成任务,但各方也必须意识到,围绕着《巴黎协定》的谈判,一切还需要到波兰见真章。


但问题是,波兰可不是一个气候谈判福地。四年前,在举办气候谈判的同时,波兰同时举办了全球的煤炭大会。除此外,环保组织还指责东道主“疯狂的”在大会官网上宣称北极融化将带来商业机会;以及通过手机APP程序反复向与会代表宣传“气候变化是自然的现象,曾多次发生在地球上”。


在天时未定,地利存疑的情况下,2018年的气候大会能否通过激烈的交锋、博弈在波恩成果基础上做完减法,敲定《巴黎协定》实施的细节,将直接取决于各国联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在坚持原则基础上保持灵活、开放的谈判态度。


阿拉善SEE传递中国环保贡献 


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阿拉善SEE在本届气候大会上主动参与,传递中国企业通过自发行动为全球气候边会作出的重大贡献。


德国当地时间2017年11月8日13:00,F20举行执委会及成员单位会议。阿拉善SEE作为成员单位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传递的信息显示:从所有参与F20的基金会获得的反馈都是非常正面的,在这个阶段,F20从一个想法成功地发展到目前超过40家来自世界各地基金会加入,F20已经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联盟,旨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途径。

阿拉善SEE代表(左三)

德国当地时间2017年11月9日11:00,在F20全球气候行动边会上,阿拉善SEE与来自欧洲基金会、拉丁美洲基金会等F20成员单位的代表,重点讨论了F20执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的角色与潜在影响。

阿拉善SEE会员、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辉(右一)


阿拉善SEE会员、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辉从公众层面、企业层面、行业层面三个维度分享了阿拉善SEE在碳减排方面的尝试与努力。

德国当地时间2017年11月11日11:30,阿拉善SEE主办“绿色供应链行动—中国企业联合助力碳减排”的主题边会,来自联合国相关机构、国际环保组织、研究机构代表、专家学者现场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碳减排潜力和实施关键进行解读,共同探讨绿色供应链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力与挑战,便于中国的企业更可持续地开展绿色供应链行动,更有效地促进和助力碳减排。

边会现场

这种以行业联合的形式全面推行的绿色供应链行动,是基于市场机制开展的行业节能减排行动,更是中国企业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履行“巴黎协定”,推动全球碳减排所采取的切实行动。

参会嘉宾合影


注: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本文。


相关阅读: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阿拉善SEE主办绿色供应链行动边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阿拉善SEE分享碳减排成果

COP23 | 聚焦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地利、人和能否“补”天时?

COP22 |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起全球首个绿色供应链行业联合行动

气候变化和你家房子的那些事儿

【回顾】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中国身影

SEE走向巴黎|企业家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